林改动态2017年第17期

中国林业网 http://www.forestry.gov.cn/2017-07-31来源:林改司(木行办、产业办)
【字体: 打印本页

 

林改动态2017年第17

731

编者按:近年来,浙江省积极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重要思想,全面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走出了一条以“推进制度创新、盘活山林资源、促进产业发展”为基本特征的林改之路,实现了资源增长、林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生态良好、林区和谐的目标。现将浙江省推进集体林改的主要做法摘要刊发,供各地学习参考。

 

浙江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

 

一、围绕“山由谁来管”,推进林业经营体制改革

上世纪八十年代,浙江省就实行了山林分包到户,2006年开展山林延包工作,2009年完成集体林权主体改革,全省共换发林权证505万本,林权证换发率、确权到户率、承包合同签订率均超过99%。在此基础上,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推进“三权分置”,努力构建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经营体制。一是推进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。总结推广林地股份合作制、林木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家庭林场等成功模式,引导林农以林地、林木作价入股,组建林业股份合作社,按市场机制引进工商资本,与林农结成利益共同体,并向林农采用“保底+分红”的模式,保障了农民持续稳定增长的林地收益权。目前,全省已建立林业股份制合作社168家、家庭林场1294个、“林保姆”式专业户达3.85万户。二是建立林地经营流转证制度。2015年,出台《浙江省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发证管理办法》,明确林地经营权流转证是证明林地流转关系的有效凭证,是林地流转受让方实现林权抵押、林木采伐和其他事项的权益证明。在林地承包权仍归林农的基础上,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按程序获得林地经营权流转证,可据此办理抵押贷款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。目前,全省共发放林地经营权流转证1352本,涉及林地面积84.5万亩,凭证抵押贷款1.48亿元。三是加强林权流转交易服务。积极完善和规范林权管理机构、森林资产评估机构、森林资源收储中心、林权交易市场等建设,开展林权登记管理、信息发布、森林资产评估、林权流转、林权证抵押贷款、林业保险、林业法律咨询和林业科技服务。截至目前,全省已有78个县(市、区)成立林权管理机构,68个县(市、区)成立林权交易中心,210个乡镇建立林权管理服务站,为林权流转建立规范高效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。

二、围绕“钱从哪里来”,推进林业融资机制创新

在推进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基础上,积极推进林业金融改革,着力破解林业融资难题。一是做大做强林权抵押贷款。探索出“林权IC卡”贷款、“林贷通”等贷款模式,林权抵押贷款呈现出总量增长较快、覆盖面不断扩大、模式日趋多样化的趋势。目前,全省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69亿元,累计借款经营主体27.31万户,贷款余额85亿元。2017年,出台了《浙江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(试行)》,规定可以15倍于公益林补偿资金的规模向经营主体提供贷款,实现了质押权能最大化,公益林支农惠农有了新途径。二是建立健全担保收储制度。由财政独立注资设立林权收储中心,对林权抵押贷款的主体提供担保。龙泉等地还创新成立了林权担保合作社,有效破解林农小额贷款担保难问题。三是不断扩大林木保险范围。省政府将林木火灾、林木保险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,全省所有用材林、经济林、竹林都可投保,省、县两级财政补贴保费的45%。全省政策性林木保险面积已达6000多万亩,占森林总面积的67%,保额261亿元,保费5400万元,投保农户(业主)超过200万户。四是积极探索PPP融资模式。搭建林业项目融资平台,通过财政政策支持、银行信贷资金注入,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公共服务领域。投资8.4亿元的丽水市华东药用植物园PPP项目已启动建立。

三、围绕“如何能富民”,发展现代林业经济

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明晰产权,强化赋权,为发展现代林业经济打下了坚实基础。一是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。依托现代林业园区,提升一产,以竹子、花卉苗木、木本油料等主导产业为重点,全省建成现代林业园区269个、348万亩。依托块状经济,壮大二产,形成了人造板、地板、家具、木门、木雕制造业等林业产业集群,并启动了安吉竹子、常山油茶、乐清铁皮石斛高新产业集聚区建设。依托主导产业,积极发展三产,兴起了产业+旅游、产业+文化、产业+电商等融合模式。常山县通过举办油茶文化节、申报国家油茶公园、组建油茶旅游公司,实现了“卖油”向“卖游”的转变。2016年,该县油茶核心区的黄檀村,集体收入超过200万元,村民人均油茶收入达到9400元。二是培育新兴产业发展。加快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业,开展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人家创建工作,打造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现代林业发展示范区。全省建成森林特色小镇52个、森林人家93个。引导发展林业生物产业,重点发展养生保健型食用林产品、森林生物医药与制剂、林业生物质新材料和林业生物质能源。建立竹子、香榧、铁皮石斛等三个国家级林业生物产业基地,木基复合材料、竹木纤维新材料、香榧精油、铁皮石斛口服液和化妆品等产品已打入了国内外市场。三是推广“一亩山万元钱”富民模式。探索形成了铁皮石斛仿生栽培,雷竹、毛竹生态覆盖,香榧、薄壳山核桃、甜柿高效生态栽培,林下套种多花黄精、三叶青、竹荪、山稻共十种模式,推动林业主导产业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,全省累计推广十大模式22.5万亩,实现总产值26.6亿元,增收11.2亿元。四是强化林业品牌建设。坚持以标准化推进林业品牌建设,制定公共品牌、基地生产、产品加工、品牌营销的技术标准,建立起森林食品质量追溯制度、企业诚信机制和安全监管“三位一体”的质量安全体系。目前,制订省级以上标准177项,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36万亩,辐射推广106万亩;认定森林食品基地427个、113万亩;197个产品被评为浙江名牌产品,有力地引领了林业经济的发展。